全球豪宅难卖:富商上海豪宅1.2亿腰斩仍无人问津,富人为何转向AI等领域?

仓都加满
@df62cdaea4d53
2025-09-20
这几天注意到一个现象,还挺有意思的。
一、豪宅突然很难卖。
那就是,现在全球的豪宅突然很难卖,有钱人除了自住房愿意花钱外,不怎么愿意投资房子了。
一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是身边一个朋友,在小孩已经读大学毕业后,准备将一套多余的豪宅出售。(不是特指,现象很普遍,请勿对号入座)
也是深圳比较有名的豪宅吧,这里就不写具体名字了,大概前几年高峰期值个2000-3000万,但是现在挂牌了一两年时间,根本卖不出去。
除非打骨折,那人又舍不得,比高峰期跌了1000多万,最近这样的案例非常多。
前几天又看到,某知名富商在上海的豪宅,挂牌价格从1.2亿元,直降到6000万元,还是无人问津。
要知道,这套房在2015年的买入价是6300万元,加上2200万的装修价格,真实成本在8500万元左右,就算6000万元卖出也是亏损严重的。
然后上网看了一下,国外也是类似的,越贵的房子,这几年越是很难卖,即使卖出去,有的也是巨亏。
比如温哥华的一套房子,2017年438万加币买的,可过了8年后,2025年却只卖出310万加币,足足亏了120万加币,还不算中间的利息费用和买卖佣金。
比如美国一个主持人Rosie O’Donnell,在2017年以约 800万美元购买了一套位于纽约市中城东区的三层阁楼,后来在 2025 年将其以 约 475 万美元 出售,亏损约 325 万美元。
二、为什么全球有钱人不投资房子了?
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新变化,那就是全世界有钱人,对房子兴趣没那么大了,所以导致二手豪宅很难卖。
财富高的阶层,除了对自己的房子愿意花巨资购买和改造外,不怎么对外投更多的房子了,更别说全球去买房子。
这背后有几个逻辑层面的变化:
1. 房子从“增值资产”变成“低效资产”
过去:房产在很多国家几十年都是保值增值工具,尤其在通胀背景下(70-80年代美国、2007-2015年中国、2000年后的新兴市场)。
现在:在多数发达市场,房价涨幅趋缓,甚至跑不赢股票、科技股、私募股权基金的长期回报。比如美国过去10年标普500指数年化收益率接近12%,远超房地产。在国内,这几年大多人的房地产,都是贬值的。
有钱人看重资金效率:一栋豪宅的年化回报可能只有2-3%,甚至考虑税收、维护费后变成负收益,不如投在AI、生物科技、能源转型等成长性领域。
2. 税收和监管环境让房子“不划算”
在欧美,豪宅税、房产税、遗产税都很高,有钱人买豪宅不仅没有隐形红利,还要每年“输血”。
在中国,大部分地方虽然没有房产税,但投资房产的流动性差、政策限制多,资金占用大,租售比很低,灵活度非常差。
3. 财富阶层的消费观转变
体验大于拥有:越来越多富豪更愿意花钱在私人飞机、游艇、旅行、教育、健康、艺术品等“流动性体验”,而不是长期占用资金的砖头瓦块。
租赁文化兴起:在纽约、伦敦、香港,有钱人不一定买豪宅,而是选择长期租赁豪宅公寓,减少资金沉淀,比如阿里的蔡崇信,就是长期每月花88万港币在香港深水湾租房。
4. 财富来源的变化
上一代财富来自实业或房地产本身,他们对房子天然偏好。
新一代财富大多来自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他们对资产回报率、资本效率的敏感度更高,对房子这种“低周转、低回报”的投资不感兴趣。
在互联网社交时代,炫耀财富不一定靠房子。投资热门科技公司(例如AI独角兽、SpaceX、OpenAI)更有“身份符号”。
房子逐渐失去了“终极地位象征”的意义。
综上,房子对富人来说,逐渐从“财富增长工具 + 社会地位象征”,变成“高维护成本的消费品”。
他们并不是不买豪宅,但是更多把豪宅定位为一种自住消费,而不是财富增长核心,对购买多余的豪宅失去兴趣。
三、有哪些影响?
我觉得,富人不再偏好购买多余的豪宅,影响还是很大的。
一方面,从个人置业角度看,除非你财富很充足,不然尽量在国内不要购买超过3000万元的房子,在国外不要购买超过300万美元、或300万加币、300万欧元的房子。
太贵的房子,接盘的人很少,升值潜力就很一般了,长期下来可能就是个消费属性,甚至到最后是亏损的。
另一方面,未来家庭资产配置的核心,可能像股市、基金这些流动性好的资产就更重要了,毕竟存款利率也越来越低了,但是要注意资产的分散、多元化配置。
不少人也在询问我,目前到了下半年,还有哪些产品可以关注?
个人觉得,现阶段全球关注的焦点是人工智能产业,而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其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反映创业板人工智能主题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
该ETF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既包括硬件端,也包括软件端。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网,网站公开信息,只是指数成分股列举,不构成投资建议,截至2025.8.29。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重视,中国有望在AI领域形成硬件、软件、应用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这不仅将支撑中国AI产业的创新发展,更将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塑造新的竞争态势。
作为个人来说,如果想参与人工智能公司,又没有专业的知识和背景,较合适的方法,还是通过相关的指数基金来参与。一方面有助分散科技股较大的黑天鹅风险,另一方面指数不断对成分股推陈出新,能代表市场的主流方向。
另外,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作为科技类指数基金,弹性较大,适合偏好成长投资、偏好高弹性的投资者,或多行业组合在科技行业做一定比例的风险暴露;此产品不适合风格保守、厌恶较大波动的投资者.
一、豪宅突然很难卖。
那就是,现在全球的豪宅突然很难卖,有钱人除了自住房愿意花钱外,不怎么愿意投资房子了。
一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是身边一个朋友,在小孩已经读大学毕业后,准备将一套多余的豪宅出售。(不是特指,现象很普遍,请勿对号入座)
也是深圳比较有名的豪宅吧,这里就不写具体名字了,大概前几年高峰期值个2000-3000万,但是现在挂牌了一两年时间,根本卖不出去。
除非打骨折,那人又舍不得,比高峰期跌了1000多万,最近这样的案例非常多。
前几天又看到,某知名富商在上海的豪宅,挂牌价格从1.2亿元,直降到6000万元,还是无人问津。
要知道,这套房在2015年的买入价是6300万元,加上2200万的装修价格,真实成本在8500万元左右,就算6000万元卖出也是亏损严重的。
然后上网看了一下,国外也是类似的,越贵的房子,这几年越是很难卖,即使卖出去,有的也是巨亏。
比如温哥华的一套房子,2017年438万加币买的,可过了8年后,2025年却只卖出310万加币,足足亏了120万加币,还不算中间的利息费用和买卖佣金。
比如美国一个主持人Rosie O’Donnell,在2017年以约 800万美元购买了一套位于纽约市中城东区的三层阁楼,后来在 2025 年将其以 约 475 万美元 出售,亏损约 325 万美元。
二、为什么全球有钱人不投资房子了?
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新变化,那就是全世界有钱人,对房子兴趣没那么大了,所以导致二手豪宅很难卖。
财富高的阶层,除了对自己的房子愿意花巨资购买和改造外,不怎么对外投更多的房子了,更别说全球去买房子。
这背后有几个逻辑层面的变化:
1. 房子从“增值资产”变成“低效资产”
过去:房产在很多国家几十年都是保值增值工具,尤其在通胀背景下(70-80年代美国、2007-2015年中国、2000年后的新兴市场)。
现在:在多数发达市场,房价涨幅趋缓,甚至跑不赢股票、科技股、私募股权基金的长期回报。比如美国过去10年标普500指数年化收益率接近12%,远超房地产。在国内,这几年大多人的房地产,都是贬值的。
有钱人看重资金效率:一栋豪宅的年化回报可能只有2-3%,甚至考虑税收、维护费后变成负收益,不如投在AI、生物科技、能源转型等成长性领域。
2. 税收和监管环境让房子“不划算”
在欧美,豪宅税、房产税、遗产税都很高,有钱人买豪宅不仅没有隐形红利,还要每年“输血”。
在中国,大部分地方虽然没有房产税,但投资房产的流动性差、政策限制多,资金占用大,租售比很低,灵活度非常差。
3. 财富阶层的消费观转变
体验大于拥有:越来越多富豪更愿意花钱在私人飞机、游艇、旅行、教育、健康、艺术品等“流动性体验”,而不是长期占用资金的砖头瓦块。
租赁文化兴起:在纽约、伦敦、香港,有钱人不一定买豪宅,而是选择长期租赁豪宅公寓,减少资金沉淀,比如阿里的蔡崇信,就是长期每月花88万港币在香港深水湾租房。
4. 财富来源的变化
上一代财富来自实业或房地产本身,他们对房子天然偏好。
新一代财富大多来自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他们对资产回报率、资本效率的敏感度更高,对房子这种“低周转、低回报”的投资不感兴趣。
在互联网社交时代,炫耀财富不一定靠房子。投资热门科技公司(例如AI独角兽、SpaceX、OpenAI)更有“身份符号”。
房子逐渐失去了“终极地位象征”的意义。
综上,房子对富人来说,逐渐从“财富增长工具 + 社会地位象征”,变成“高维护成本的消费品”。
他们并不是不买豪宅,但是更多把豪宅定位为一种自住消费,而不是财富增长核心,对购买多余的豪宅失去兴趣。
三、有哪些影响?
我觉得,富人不再偏好购买多余的豪宅,影响还是很大的。
一方面,从个人置业角度看,除非你财富很充足,不然尽量在国内不要购买超过3000万元的房子,在国外不要购买超过300万美元、或300万加币、300万欧元的房子。
太贵的房子,接盘的人很少,升值潜力就很一般了,长期下来可能就是个消费属性,甚至到最后是亏损的。
另一方面,未来家庭资产配置的核心,可能像股市、基金这些流动性好的资产就更重要了,毕竟存款利率也越来越低了,但是要注意资产的分散、多元化配置。
不少人也在询问我,目前到了下半年,还有哪些产品可以关注?
个人觉得,现阶段全球关注的焦点是人工智能产业,而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其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反映创业板人工智能主题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
该ETF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既包括硬件端,也包括软件端。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网,网站公开信息,只是指数成分股列举,不构成投资建议,截至2025.8.29。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重视,中国有望在AI领域形成硬件、软件、应用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这不仅将支撑中国AI产业的创新发展,更将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塑造新的竞争态势。
作为个人来说,如果想参与人工智能公司,又没有专业的知识和背景,较合适的方法,还是通过相关的指数基金来参与。一方面有助分散科技股较大的黑天鹅风险,另一方面指数不断对成分股推陈出新,能代表市场的主流方向。
另外,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作为科技类指数基金,弹性较大,适合偏好成长投资、偏好高弹性的投资者,或多行业组合在科技行业做一定比例的风险暴露;此产品不适合风格保守、厌恶较大波动的投资者.
-
未来一年AI领域代币潜力大揭秘:7个值得关注的增长机会
BTC_ChopsticksAI领域的代币在未来一年内有可能迎来巨大的涨幅,尤其是那些已经在Binance上市的高市值和中市值代币。以下是我精选的7个最具增长潜力的AI代币。在深入探讨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评论或点赞。... -
热门山寨币精选:AI、模块化生态、全链协议、游戏与DeFi领域新星
Show Lin当前热门山寨币推荐:AI赛道:关注智能化未来!优选 $FET 、$TAO 、$ARKM模块化生态:构建多功能基础设施!推荐 $TIA 、$DYM、$ALT、$SAGA全链协议:跨链互通的必备 $AXL游戏领域:链游发展势不可挡!优选 $RON、$IMX、$BIGTIMEDeFi创新:去中心化金融新势... -
牛市洗盘期,新币翻倍机会显现:关注L1、RWA、AI领域
十三月亮yuan千万不要对比17年和21年那轮牛市.虽然我8月初就说山寨行情的起点,但很多山寨币其实都是丁达尔效应.大水只进入散户少,洗盘时间长,且有强叙事的大部份老币上那么重点来了/牛市周期还在/洗盘就是机会,但要洗多久?没人知道.未来山寨涨幅大的就不要... -
聚焦热门领域:AI Agent与Hype引领加密市场新潮流
大宇去鱼多的地方打渔,不应该是一句空话。比如:ai agent已经是数倍于meme的热度(资金、开发者、关注度等),但头部市值是30亿。比如,hype是usdc流入量最高的新公链,20多亿的usdc流入,远超几百亿fdv的sui,其他许多百亿fdv的鬼链更是不值一提—&mdash... -
币圈AI板块火爆揭秘:为何#AIAgent成焦点?2025年进化六大趋势预测
老八只白嫖为什么币圈的AI板块这一波最火就是 #AIAgent?很多币友对AI Agent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楚,其实跟传统资本所投资的AI板块没什么区别,如果把AI比作一个人,AI Agent就是这个人的大脑,有了大脑和思想才能有手有腿的去操作传统AI目前已经已经开始向行动... -
Deepseek搅局致大盘暴跌,比特币跌破10万,AI领域潜力犹存
齐麟行情分析:Deepseek搅局致大盘暴跌今日加密货币大盘剧跌,比特币跌5%破10万,山寨币跟风。主因美股下行,科技股普跌,如英伟达、ARM等。引发美股科技股动荡的是2023年成立的中国AI公司Deepseek。其创始人曾为量化对冲基金经理,团队多为清华北大应届... -
弃旧图新:为何应转向确定性更强的投资标的?
Bw冰糖橙有过教训才能深刻体会,还有兄弟问我ARB和OP就真的没希望了吗?我们为什么要把有限的资金放到不确定性的投资上面,与其分析ARB和OP还有没有希望,不如去选择确定性更强一些的币,比如说ONDO和SUI(不是购买建议,我空仓),至少整体行情上涨的时候不会比L2... -
Biteye AI日报:板块市值上涨,KAITO与KAITO与KAITO与AI16Z领涨,AI领域新动态频出!
Biteye🔥 Biteye AI日报5月21日今日板块市值: $10.71B +2.61%板块走势平稳,整体上涨, $KAITO和 $AI16Z 领涨。📈24h Coingecko交易量Top10:代币 交易量 市值 价格 波动1- $VIRTUAL $314.3M $1.3B $1.94 +1.0%2- $KAITO $193.7M $508.4M $2.11 +11.9... -
CZ为何押注VANA?AI数据革命下的Web3破局方案
一树繁花为什么CZ选择$VANA ?一场AI时代的数据革命正在发生AI爆发的时代,谁能掌握"数据"这个燃料,谁就有可能引领下一个风口。最近,前Binance创始人CZ宣布成为VANA项目的顾问,引起了加密圈不小的关注。VANA不是炒概念,而是真正在解决问题:大多数AI模型都... -
特朗普怒吼美联储:利率腰斩至1%!鲍威尔为何“幸免”?
胜哥加密特朗普怒轰美联储:利率立刻腰斩至1%!鲍威尔意外"捡回饭碗",大选火药桶已点燃!特朗普喊话美联储:赶紧降息!但鲍威尔饭碗暂时安全特朗普又双叒叕向美联储开炮了!他公开要求美联储立刻行动,把当前高达5.25%-5.5%的基准利率,猛砍到1%-2%的低位...
- 相关资讯
-
2025年,我为何全力投入AI Agent领域?
山寨币市场反弹:Meme和AI板块表现突出,灰度基金投资AI领域
Lancium:从比特币转向AI,打造全球最大数据中心
OpenAI-o1 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逻辑处理能力大幅提升,AI 解决问题的能力已达到人类专家级水平。Vic TALK 第1052 期,带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时代。
哈里斯力挺AI与加密货币领域发展
Optimism超级链Superchain:Rollup领域的新引擎与军工厂
矿企Northern Data战略转型:拟剥离挖矿业务,专注AI算力领域,股价应声上涨!
比特币势头正盛,为何Web3领域频掀裁员风波?
加密AI Agent领域独角兽Virtuals:你抓住机遇了吗?
深度探索:AI Agent的七大研究领域与应用前景
- 随便看看
-
- 比特币稳赚策略:7000止损硬扛2000-3500区间,长线目标直指十万八
- 特朗普对中国加税54%,币圈宜持空头思维,五倍加密货币待分享
- 惊天逆转!美国稳定币法案投票再现戏剧性,GENIUS Act能否重塑格局?
- 比特币挑战历史高点,特朗普家族DeFi项目助力市场热情
- 币圈交易解套策略:持仓状况与币种趋势是关键
- 加密货币交易必知:12个关键术语解析
- BTC三角收敛趋势,下周或诱多后破81000支撑位
- $ETH空单锁利指南:15分钟底背离插针机会,2468关键位等更低点位
- XRP、CFX、ACH:政策认可与技术落地的加密赛道标杆
- SOL前景堪忧:FTX Estate仍锁定4100万SOL,长线持有风险大